蜀绣导购
你可能还喜欢
最新文章
站内搜索
蜀绣大师黄敏:绕指柔破锦千万针,芙蓉花蜀国尽缤纷!
从张仪筑城到陪都时代,从老重庆人的“进城”记忆到现在的日新月异,在渝中半岛这片土地上,整个重庆灿烂文明,都能找到代表和象征。
美轮美奂针法繁复的蜀绣、激昂的川江号子、惟妙惟肖的古船、讲究细心的花丝镶嵌技术、失传800年的中国尺八古技⋯⋯
6月,融创将走进重庆母城,寻访10位非遗传承人,透过他们的故事,读懂重庆文脉发韧的初心和匠心。
”
每个人都有两种声音,一种来自唇齿之间,一种来自心里。一个响起来,另一个就会关闭。
韩国法顶禅师曾说:“要做到自我净化和自我约束,最快的方式是沉默;想要在喧嚣中守护自己的灵魂,就要懂得沉默的意义。”
沉默和专注,刺绣这一行都可以给予。蜀绣这门穿越了三千多历史沧桑技艺面前,黄敏用坚守和信念,把匠人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。
-
01
-
落寞坚守
黄敏的作坊,在人流涌动的洪崖洞景区。
绣娘,这种靠手工吃饭的职业对现实来说似乎太过遥远。“绕指柔破锦千万针杜鹃啼血声,芙蓉花蜀国尽缤纷转眼尘归尘”的意境,更多只能出现在李宇春的歌声里,而游离在现实之外!机器已经普及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处细节,而手工则在时代的洪流中显得有些寂寞。黄敏则试图用坚守,在落寞中把匠人精神,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!
她的作坊很简单,一张蜀绣的工作台,一盏秀出来的屏风。墙上挂着惟妙惟肖的蜀绣作品,针法繁复绣品立体感强,内容呼之欲出。颇有西洋油画的效果,又不失水墨画写意的神韵。
-
02
-
精髓所在
她从小成长于书香家庭。记忆最深的,是入少先队时母亲在她衬衣的胸前绣的两排花,这让黄敏在小伙伴中神气不已好几天。这是她后来选择和蜀绣相伴一生的重要原因。
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,最早是从服装等衣饰上生活化发展过来,与其他三大绣相比最有特色的蜀绣的代表作《熊猫》《鲤鱼》和独特的锦纹针法。锦针法,即在人物服装和现代装饰的图样上用来表现的针法,也是蜀绣区别于其他三大绣的主要特点。
黄敏说,机器和手工制作的绣花,差距非常明显,一眼便可看出,主要是用线的不同。机器绣花的线用的是制作衣服的线,粗糙生硬,接触人的皮肤,会造成不适。而绣花采用的是真丝细线,在为求细腻效果时,绣娘常常需要把一根常规丝线劈成若干细丝进行刺作,最细时劈丝达1/48,在机器上一扯就会断掉,这也是蜀绣的精髓所在。
-
03
-
心血所致
学习蜀绣十分清苦,一张画,一圈线,几根针,一把剪刀,便是天与地。
黄敏说,其实蜀绣最难的不在于缜密的针法,而是可以持之以恒坚持绣下去。“做我们这一行的,每天一根绣花针,一把剪刀,日子其实蛮清贫,所以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喜欢,只有喜欢才能坚持下去。”黄敏说。
她拈起长约2厘米的绣花针,右手在上,左手在下,在布面上下快速的来回穿梭。
这只是蜀绣创作中的一小部分。黄敏的学生说,仅仅蜀绣针法分类就高达100多种。下针之前,一幅作品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:选稿子、定哪类风格的画,线条粗细.....那些惟妙惟肖的作品背后,其实藏着的是无数心血!
-
04
-
情感和灵性
由于价格相对昂贵、继承人缺乏,蜀绣曾一度面临尴尬的地位。但这并没成为黄敏放弃蜀绣的借口,而是努力将这项传统技艺,和现实相结合。
现在蜀绣的销售主要有三个方向:送礼佳品、单位装饰需求、个人收藏。而黄敏的工作室,也在进行网络销售这一块,可以方便客户购买增加购买渠道。“除了机器无法实现以外,人们亲手做的东西中常常蕴含着机器制品无法达到的情感和灵性。”黄敏说。她希望,让世人更多的看到手工的朴素魅力,让被过分刺激的感官,恢复对细微末节的敏感。